顯示包含「環球美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環球美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

五十年茅台

前文介紹過國酒茅台,我現在要介紹的,是其陳年酒系列的五十年茅台。除了那上天的八十年陳外,這款五十年陳已經是非常高級的酒款了。這款酒的售價非常驚人,香港的零售價是萬萬聲的,乜乜李察軒尼斯物物老易十三等頂級洋酒也望塵莫及。

國酒茅台對平民百姓來說已經是傳說之酒,那這五十年陳的當然就是神話故事。強國有人對這五十年茅台作過考證,說推算當年釀製之時,正是超英趕美大煉鋼的火紅年代,理論上是不會用珍貴的口糧用作釀酒的,就算有酒釀成,也不可能可預計到五十年後經歷了三個現代化改革開放茅台變成"流通貨幣"的一天,將釀成的酒好好保存,留待日後升值萬倍。

或許,只是或許,不知是甚麼原因,當年真的有三數酲留了下來,又不知怎的五十年間也保存良好,直到今天在倉底"被發現"了,那每瓶新酒摻三數滴的五十年茅台原酒,應該可以調配出數以百甚至上千瓶的"五十年茅台"發售的。要知道強國對酒類飲料是沒有如腐敗的西方國家的 AOC 或 BNIC 等類的官方機構,對標籤內容有嚴格的要求和限制。例如歐盟要求有陳年標示的蘇格蘭威士忌,那標示的陳年時間,必須是那調配中最年青原酒的陳年時間。舉例有一瓶由 1% 三年陳和 99% 三十年陳原酒調配的威士忌,如要標準陳年時間的話,按法規這瓶酒只能標上三年陳。

那強國的"五十年茅台"呢?那是國家機密,不要問,只管飲 (如果你付得起鈔票及有信心喝下肚的話)。

其實官網上的介紹,也有說及陳年茅臺酒是有作勾兌的,現節錄於下。

"年貴州茅臺酒的差別主要在勾兌用酒等級、酒齡選擇和比例上有所差異。50年陳年貴州茅臺酒其基本基酒酒齡不低於15年,按照50年陳年貴州茅臺酒標準勾兌而成。"

可能我文化水平低,看完後也是不明甚解。算吧,套用強國某清官的講話,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作罷。

小弟在任何情況下也買不起這五十年茅台的了,要多謝老友私人醒了一份約 50 ml 的樣本給我,還說來源可靠,應該不會出事的,記住,是應該而已。這款酒是去年喝的,現在才排到出文,去年喝時的價格,500 ml 裝的應為三萬多人民幣,香港零售價約為四萬八,那我這 50 ml 的樣本,按香港零售價計可值港幣四千八百大元的了。識到個有錢 L 做朋友,真好。我明白為甚麼有那麼多人妄想要嫁入豪門或做老公豬了,我恨我不是頭雌的又不懂種生基。

五十年茅台, 500 ml, 53%

氣味: 豉油,茴香,醬菜,酸菜,臘肉,玫瑰,冰糖
口味: 豉油,丁香,玫瑰,煙肉,花椒,八角,冰糖
餘蘊: 中等長度,草藥,花茶,香料
結論: 香氣以醬油臘肉為主調,不刺鼻,酒體柔順,酒體厚實,餘蘊柔和,令人喝得舒暢。有別於標準版的濃厚豉油味,這款酒較清香爽脆,整體較輕盈,平衡度較高,用一個陳腔濫調的形容詞來表達,就是優雅。我不懂欣賞茅台,更不能說分析陳年時間長短的特性,以個人感受來說,這款酒是好喝的。多謝老友的慷慨,使我有機會喝到這只應強國清廉官員才可以喝的極真傳說五十年茅台。

這約 50 ml 的樣本已值四千多港元

圖像轉自 http:\\www.emaotai.cn\b2c\images\wine\50n_500.jpg

2013年8月28日星期三

茅台傳說

傳說,二千多年前,現今茅台鎮一帶盛產的「枸醬」酒,就是茅台酒的前身。

傳說,,中國選了茅台酒參加了 1915 年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評酒會,但一直無人留意。又傳說, 中國代表急中智生,拿起一瓶茅台酒擲於地上,濃郁的酒香四溢,令評委留意到其存傳在,甚至獲得金獎。

傳說,共黨 1949 年的開國大典,當時的總理周恩來以茅台酒為開國國宴專用酒,從此國慶招待會,都指定用茅台酒,其後亦用作接待國賓的國宴用酒及外國領導人的禮物。

傳說,製酒經九次蒸煮、八次加麯發酵、七次取酒,歷時整整一年。一年一造,三年陳釀,頭頭尾尾要五年才能出廠。

傳說,投資茅台比房地產更好,價錢年年升月月升。

傳說,不,是神話,強國領導清廉不收賄款,收茅台酒一樽則無傷大雅,但不知為甚麼那瓶酒不久又會流回市場,等待下一位清廉的領導接收。也是傳說,茅台酒是一種通行貨幣。

繼續傳說,強國境內市場上買到的茅台酒,都是高級克隆科技的產品。強國人要買用來自己喝的茅台酒,是要到深震南邊的骯港小漁村買的。

還有很多很多的傳說,還是喝喝這傳奇的茅台酒,到底有多厲害。

貴州茅台酒, 500 ml, 43%

氣味: 豉油,臘肉,玫瑰,丁香,柑橘,冰糖
口味: 微酸,茴香,八角,花茶,陳皮,冰糖
餘蘊: 稍長,柑橘微酸,八角,陳皮,藥草
結論: 非常濃烈的醬油香氣,輔以臘肉,點點香料,不刺鼻。酒體柔順,中等酒體,微酸,草本微苦。餘蘊不算複雜,草本及香料為主。喝過了,是好喝的,又如何?還是由它繼續傳說下去好了。







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Cut Brandy

小弟見識淺薄,Cut brandy 這種酒還是弟一次遇到。Cut brandy 照字面解,是稀釋的白蘭地。事實上 Cut brandy Cut Brandy 是一款由白蘭地混合穀物釀造酒及水的烈酒,主要生產及流行於芬蘭及德國。以下要介紹的 Cut Brandy 是來自芬蘭,由朋友歐遊帶回的。芬蘭的 Cut Brandy 稱為 Jaloviina,其級數以星來表達內含白蘭地成份的多寡,無星級只含極少量白蘭地,一星級有三份一,最高級的三星則有四份三。

Adelbrannvin Jaloviina 1 Star, 1 ltr, ABV 38%

氣味: 淡薄,微弱果香,穀物,塑膠,藥草
口味: 蔗糖,人造果汁,藥草,木頭
餘蘊: 短,蔗糖,木頭
結論: 有點像酒溝伏特加,無甚白蘭地的影子,氣味薄弱,口味淡薄,無甚風味,喝過當増長知識便算。




2011年8月3日星期三

中東來的烈酒

很多中東的國家的人民都是信奉回教的,故此不少中東國家是禁酒的。某些以旅遊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會寬限只招待外國遊客的酒店及機場免稅店賣酒。雖則如此,好些中東國家有生產葡萄酒及以下要介紹的烈酒,Arak。

Arak 是一款以葡萄酒為底酒的蒸餾酒,類似白蘭地,不過蒸餾過程有點不同,並加入八角等的香料調配,盛行於伊拉克,以色列,約旦,利亞及黎巴嫩等國。這類酒在香港很罕見,多得於一次烈酒夜宴中有酒友貢獻了以下的一款 Arak,小弟才有機會一嚐這來自中東的烈酒。

l' Arack de Musar, 500 ml, ABV 53%, Ghazir of Liban

這款酒來自黎巴嫩的 Chateau Musar,Chateau Musar 為當地知名的酒莊,除了葡萄酒外,也生產兩款 arak,除了以上的 arak 外,另外一款是傳統的三次蒸餾 Arack Vieille Reserve。

這款 arak 以蒸餾葡萄酒為酒底,加入八角 aniseed,進行四次蒸餾,於長頸的陶瓷瓶 amphora 陳年十二個月。

品飲樣本約六十毫升,分兩天品飲。

氣味: 茴香,八角,砂糖,藥草
口味: 略甜,油脂,同樣是茴香及八角,加上丁香,帶麻辣,令舌頭有麻痺感
餘蘊: 頗長,繼續茴香及八角,舌頭仍然有麻痺感
結論: 不可以說難飲,只可以說是不合口味。加水後酒液變奶白色,較易入口,加冰或梳打水效果應該一樣,不過說到底,這款酒可不是我的酒。




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踞喀刀

小弟於前文介紹過一款來自尼泊爾的酒 Khukri XXX Rum,提及有一款以踞喀刀為造型的瓶裝,價錢不貴,買來收藏或送禮也不錯。正所謂坐言起行,小弟於一星期後便買了三瓶回來。

Coronation Khukri XXX Rum, 375 ml, ABV 43.05%

這款瓶裝的酒是和小弟早前品飲的那一款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容量及瓶身造型而已,當然價錢上亦貴上了不少。雖說貴,也是有限錢,況且酒瓶造型美觀,充滿風土特色,值得的。



 

2011年5月3日星期二

喜瑪拉雅山下的甘露

尼泊爾,一個位於喜瑪拉雅山下的國家,國雖小並不富強,卻廣為世人所認識。不少探險家及攀山人士視登上喜瑪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為人生的最大目標及榮耀。尼泊爾,就是攀山者登山的"基地"。尼泊爾,除了提供攀山前的食宿裝置等,亦提供最重要的嚮導及挑夫。那些嚮導及挑夫只配上簡單的行裝,為攀山者背上他們重甸甸的行裝,便伴同全副"武裝"配上精良裝備的攀山者一起上山,賺的是搵命搏的辛苦錢。

說得久遠一點,在英國鼎盛時代,軍力需求甚殷,不少尼泊爾人從偏遠山村攀山越嶺的走到市中心的英軍招募中心希望當踞喀兵,為身嬌肉貴的英國士兵充當前鋒,賺的也是搵命搏的辛苦錢。

喜瑪拉雅山下除了辛苦錢外,也有甘甜的一面。尼泊爾有生產酒 Rum,嚮導及挑夫下山後,喝一杯酒,喘一口氣,心頭可以甘甜一會。身在遠方的踞喀兵,如果有機會喝上一口自己家鄉的酒,心頭應該會更。

小弟現在介紹一款來自尼泊爾的酒 Rum,就算不到尼泊爾攀喜瑪拉雅山的,也可喝喝尼泊爾的酒吧。

Khukri XXX Rum, 180 ml, ABV 43.05%

這款霖酒是由一九五九年建立的 The Nepal Distilleries Pyt. Ltd. 生產, 當年使用 Pot Still 銅壺蒸餾,現在已使用 Column Still 連續式蒸餾器進行大量生產,新酒於木桶陳年不少於八個月。產品線有同酒款的不同瓶裝,包括 180 ml,375 ml,750 ml 與及最受歡迎的 350 ml / 375 ml 踞喀刀造型酒瓶版本。

小弟的這款酒是 180 ml 瓶裝,瓶蓋雙重封條,透過酒瓶背面,可看到招紙背後印上了裝瓶年份及月份,批次編號及序號,以一所位於非主流產酒國的非高階酒廠所生產的廉價酒來說,其包裝及對產品的處理可說非常認真,令小弟對這款酒的素質有一定的信心。

氣味: 蔗糖,奶油,薄荷,香料
口味: 焦糖,炒米,荳蔻,烤咖啡豆
餘蘊: 略短,炒米,香料,木質
結論: 氣味上和波本桶的威士忌有點相像,略嫌單調,味道層次較簡單,但酒身尚算柔順,玄米茶的味道頗有趣,香料的味道增添南亞的風情,以這低廉的價錢來算,這款酒是及格的。酒質雖不算特出,不過那踞喀刀造型酒瓶版本,小弟倒有興趣買一瓶來收藏或作送禮之用。





2011年3月4日星期五

分贓宣言

目的

美酒太多,金錢太少,健康配額亦有限。本分贓集團旨在供窮酒 L們以有限的金錢和較低的健康代價去品賞多一點的酒款,以豐富人生。


定義

窮酒 L: 好酒的窮 L。
酒款: 開瓶後一段時間內不易變質之酒,一般為烈酒。
分裝瓶: 無雜味的有蓋小玻璃瓶,可重用,建議為 100 ml。
分裝酒: 將已開瓶的酒用分裝瓶盛起。
酒餘: 飲剩的瓶底酒。
贓物:分裝酒或酒餘。    
主犯:負責分酒的人。
接贓 L: 接受分裝酒的人。


責任

主犯
  1. 負責買酒,安排分裝瓶。
  2. 記錄酒款資料(如適用),包括裝瓶廠及蒸餾廠名字,陳年,蒸餾及裝瓶日期,容量,酒精度數,調色及過濾,木桶類型,批次或酒桶編號及裝瓶編號等。
  3. 為酒款拍照(請參閱式樣)。
  4. 將照片及酒款資料電郵給接贓 L。
  5. 分酒,分酒前需先用無雜味食水清洗瓶內及蓋底,弄乾。如瓶內仍有水份,入瓶前先用少量酒款原酒過瓶後才入樽,如多於一份分裝酒,過瓶後的酒液可用於另一分裝瓶,不用浪費。
  6. 聯絡接贓 L進行接贓
  7. 撰寫酒評並於面書上公布。

接贓 L
  1. 一言九鼎,答應合資便要認頭,以及最重要的 - 磅水。
  2. 配合主犯盡快接贓。
  3. 撰寫酒評並於面書上公布。



分贓形式

一) 交換
窮酒L們將分裝酒或酒餘和其他窮酒 L交換。在交換的形式下酒友們請勿介懷彼此的酒價與酒量,交換的目的是令大家有機會試多點酒擴闊品飲經驗。

 二) 合資
主犯將意向之酒款列出,並提供預算交收地點及時間等的資料,供其他酒 L認購。建議每份分裝酒容量為 100 ml,相等於三杯酒每杯約 33 ml。基於主犯之責任及其付出,價錢計算方法為酒價加10%除以整瓶酒的容量乘以每份分裝酒的容量再加分裝瓶價錢然後進位至個位數,例子:
分裝瓶價: HK$10.00
酒價: HK$500.00
酒款容量: 700 ml
每份分裝酒容量: 100 ml
計算 : (HK$500.00 X 110%) / 700 X 100 + HK$10.00 = HK$88.57
每份分裝酒供股價 (進位至個位數) = HK$89.00
盡量於放工後於地龍內或於酒宴上交收,避免郵寄以免郵資增加分裝酒之成本,有違慳錢的精神。在雙方同意下,如能將上次用後之分享瓶同時交回,分裝瓶之價錢可免。
新條款"主犯有優先認股權及決定配股量。為秉承骯港正府的官商勾結精神,主犯可私相受授向個別酒 L直接配股,過程可以不透明及好很黑暗。
如沒有特別說明,每人於一款酒款上只可認購一份分享酒。
如主犯為該次分贓的大股東,酒款包裝及酒瓶歸主犯所有。如主犯於該次分贓自行放棄酒款包裝和酒瓶,亦容許有酒 L可認購兩份或以上,認股量最高的酒 L可保留酒款包裝及酒瓶。所有贓物除去直接配股,以及使橫手搶購的以外,按先到先得方式認購。"(7/3/2011)

聲明

以上內容將按實際情況不時修改。此宣言內之內容純為 9up,無任何人會
發佈文章
負任何法律責任。

2011年3月1日星期二

強國山寨葫蘆塑膠樽土炮

偉大的強國,真的人才輩出,天文生物化學電子工業科技不止超英趕美,簡直是舉世無雙,最新發表之高新技術為皮之練奶術,將舊皮革舊皮鞋再造成給強國未來棟樑食用之嬰幼兒奶粉,其創意技術可說是匪夷所思,強國為環保挽救地球生態,與及為部份第三世界國家糧食不足的重大問題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小弟有幸身為強國的子民,真的感到與有榮焉。

小弟之友人 Johnny 早前往湖南自由行,於當地民營酒坊買下了兩款土炮私酒,小弟貴為"酒餘調控辦"之委員,這兩款酒的酒餘小弟於大年十四的一個法蘭西酒宴上接收了。

這兩款酒的包裝的確是劃時代,酒瓶以古老的葫蘆為造型配上高科技的塑膠為材料,好一個新舊膠融的葫蘆塑膠樽。其中一款名叫"苗家燒刀子"的酒的酒標設計甚有傳統色彩,看上去就好像揮春一樣,令人有喜氣洋洋的感覺。



另一款"苗家貢酒"則更厲害,其酒標是採用更為古老的方法表示,採用最古老在文字還未發明時的方法,口耳相傳。這款"苗家貢酒"是沒有貼上酒標的,由酒坊於湖南以口頭告訴 Johnny 這酒的名字為"苗家貢酒",在 Johnny 回港後再將這酒的名稱以口頭方式傳遞給小弟,想不到小弟竟然有機會於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接觸到這種古老的文化傳承方法,好很感動呢。


小弟收到這兩款珍貴的酒餘理應好很高興的,可是不知為何腦海中卻突然想起那"皮之練奶術"的新聞,面對著這兩個山寨感非常強烈的葫蘆塑膠樽,內裡的土炮應該怎麼樣去"品賞"呢?用甚麼的酒杯呢?酒溫是多少才適度呢?保險代理的電話是甚麼號碼呢.....?

苗家燒刀子
燒刀子可不是一某特別的酒款,這是當地人對高度數白酒的統稱。這酒雖說是酒餘,但竟"餘"下大半瓶。
氣味: 摻水的酒精,化學溶劑,白砂糖
口味: 清爽,蔗糖,茴香
餘蘊: 悠長,溫暖感,甘甜,帶微苦但不刺喉
結論: 氣味頗嚇人,令人聯想起工業酒精及化學溶劑,除了"索天"一族之外,好人好姐應該不會喝入口中的。小弟本身為非正常人類,消毒碘酒也喝得下,化學溶劑算是甚麼。這土炮入口是很正常的,層次較簡單,但口味不差,酒體厚,餘蘊長,亦沒有奇怪的不正常味道,喝得下的。

苗家貢酒
所謂的貢酒,這可不是上貢給中原黃帝的酒品,而是指貢獻給苗王的優質白酒。當然今時今日已經沒有黃帝及苗王的了,只要你有錢買酒,這酒便是你的貢酒了。這酒也是酒餘,但"餘"得更利害,滿滿的一瓶的好像是瓶新酒一樣。
氣味: 清甜,香精,肉質植物汁液
口味: 清爽,明淨,八角,桂花,白糖
餘蘊: 悠長,溫暖感,複合香料,牙齦留微苦但不刺激
結論: "無印"加上土炮再配合塑料酒瓶,這酒的強烈山寨感很難令人對其素質有信心,但雖則是"無良印品",事實上其氣味口味及餘蘊三方面的表現均不錯,這"無印"土炮實在令人意想不到。

雖則這兩瓶酒的來歷及外觀令人對其酒質及"安全系數"充滿懷疑,但喝下去卻是正正常常的。堂堂一個"文明強國",為甚麼她的各類產品,無論是外國人還是自己的國民也信不過呢?

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

高科技磁能線系列之山崎十二年單一麥芽梅酒

對上的一篇高科技磁能線系列,主要是研究能否利用強國的超高科技磁能線山寨級技術,對現今威士忌界很吃香的 Cask Finishing 造就的 Cash Finishing, 進行迅間練成的可行性。

就蘇格蘭威士忌調合法蘭西干邑的迅間練成已有小成,現在來一個充滿東方風味的 Finishing 實驗吧!

倭國的三得利酒廠名下有一款特別的"後熟"威士忌,就是匪夷所思的梅酒過桶威士忌,其中例子有 Yamazaki 14 years 梅酒桶 Finishing 及新出品的 Hibiki 響 12 年。前者是單一麥芽威士忌,後者為混有梅酒過桶威士忌原酒的調合威士忌。兩者在骯港也不易購買得到,小弟手上正好有一瓶山崎十二年單一麥芽威士忌及自釀的中山梅酒,那麼就來一次超高科技磁能線山寨級迅間練成吧!

山崎十二年單一麥芽威士忌 X 自釀中山梅酒

老規矩,約 25 ml 威士忌基酒中先加入三數滴梅酒,氣味上立時呈現梅子酸味,其餘味道仍算穩定,該酸味雖微弱,但已令香氣變得不平衡。相反入口酸味不太明顯,蜜餞的甜味卻反而加重,味道尚算不錯。再加入三數滴梅酒,氣味已變得很酸,香氣已經失衡,口味上梅子酸味開始明顯,味道變得不調和,唯威士忌的風味猶在。再次加入三數滴梅酒,氣味及口味上已經很"梅酒化"了,但仍可入口。到兩者比例達到約一比一時,這杯所謂的過桶迅間練成的酒已變得難以入口,喝起來有像是喝變酸了的壞酒的感覺。

看來小弟的強國山寨技術還未到家,與國家級的硬之煉膠術師還有一段相當的距離。


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中山梅酒

港燦一說起梅酒,十之八九都會想到"搓喲"梅酒,雖則倭國還有不少其他品牌的梅酒,但"搓喲"始終比較耳熟能詳,小弟認為廣告的威力應記一功。

其實"強國"也有出產梅酒的,香港部份超市及國貨公司也偶見有售,價錢只約三數十元。小弟對梅酒不是十分熱衷,買酒飲酒的配額又有限,是故一直未有機會品嚐。

小弟在中山的表弟早前送了一瓶自家浸製的梅酒給小弟,近日開瓶試喝,幹! 真他媽的好喝!

氣味: 馥沃新鮮梅子皮的芬芳,梅子肉的香氣,青草氣息
口味: 酒液頗黏稠,蜜餞梅子,較酸的梅汁味道,梅子味道濃厚
餘蘊: 中等長道,蜜餞,梅汁
結論: 梅子味道豐厚,酒體扎實,無論氣味及口味均充滿芬芳的梅子味道,雖則略為酸了點,但冰過後酸味變得和諧,整體來說,這是一瓶上佳的梅酒,除了味道本身的精彩,人手釀製的心意更令人窩心。

2010年7月13日星期二

特強啤

啤酒可以有多強,還要是特強的,強在甚麼地方?

一款酒精度有 7.5% 的啤酒。強嗎? 按一般啤酒 ABV 5% 來算,是有點強,但沒甚大不了。

如果酒精度達 12% 的啤酒呢?ABV 12% 正正是葡萄酒的酒精度,喝一罐 500 ml 這樣的啤酒,就如一口氣喝掉三份之二瓶紅酒,夠強了吧?

Harboe Bear Beer Extra Strong, Germany, 500 ml, ABV 12%


這隻啤啤熊與八爪魚保羅是同鄉,早前於超人超市發售,一熊三款,有標準的 ABV 5% 版本,Premium Strong 的 ABV 7.5% 及這款 Extra Strong ABV 12% 版本。


按特價算價錢便宜得令人發笑,標準版比同樣是特價的罐裝可樂還要廉宜,但素質卻一點也不賴。小弟可不怎樣懂得"品飲"啤酒,生啤只管清涼爽口,黑啤豐厚香濃,大口喝下令人愜意就是好啤了。標準熊按價量值,交足功課有餘。加強熊 Premium Strong 的味道與標準熊相近,但比較厚實,不過整體來說分別不大。至於特強熊 Extra Strong 則明顯有所分別,酒體厚實,結合麥芽及槐花微苦,喝起來充實,頗耐喝,高酒精度應記一功。

啤酒對小弟來說,是要大口喝的。對小弟這種酒量淺的人來說,這款特強啤雖則好喝,但 12% 的高酒精度,喝不了多少便有酒意了,不能盡慶的大口喝。喝這特強熊當是嚐新及增長經驗好了,在日常餐飲和飯局中,還是高呼一聲飲勝,大口的喝簡簡單單的啤酒更為愜意。

2010年6月9日星期三

強國白酒

強國到底有多強呢?能夠體現強國的事例,真的多不勝數,隨手舉例,有人造化學雞蛋,久煮不爛的A貨白飯魚,環保最強的頭髮豉油及廚餘精練油,廢棉翻新棉被,各款的高科技山寨電子產品,驚世的醫療技術如參觀世博的傷殘人士在通過綠色通道後便立即痊癒霍然而立等,絕對是超英趕美,是一等一的超級強國也。

強國的白酒秉承強國風範,一般水準的可以簡單的由食用酒精配以精練化學香精而變化出數以十款的各類名酒,技術超群的就如硬之練膠術師一樣連甲醇也可變成茅台等國酒,外國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釀成的名酒如威士忌及干邑等,在強國的硬之練膠術師手上,只需一瞬間便可練成,科技之高手藝之精令人為之拜服。

小弟只是一介港英遺民,沐浴於呀爺的恩典下才能有幸晉身成為港燦,小弟對高貴的強國白酒實在不敢有非份之想,是故少有機會品嚐。就在一次的北上消費活動中,小弟在機緣巧合下在心震的嘩閏超市內遇到了它,標價只是三數元人仔,小弟相信在知名商店內及如此低檔的價錢,這款酒應該不會出自強國的硬之練膠術師之手吧。高檔白酒小弟不敢高攀,如此低檔次的酒正正切合小弟的身份,小弟終於有機會去品嚐強國白酒,一沐聖恩了。

紅星二窩頭五十六度,100 ml, ABV 56%

氣味: 衝鼻而來類似香薰油的香氣
口味: 厚實,尚算柔順,不懂得形容的多種香料味道
餘蘊: 中等長度,有點灼熱感
結論: 酒精濃度雖達 56%,但仍算易入口,沒有想像中的火辣,喝後酒味回傳喉頭,有點灼熱感但不會令人難受。小弟對強國白酒不甚了解,亦缺乏品飲經驗,不懂分析酒中的香氣及味道,只能以個人觀感判別,簡單的說就是好不好喝。這款紅星二窩頭,雖則喝不慣,說實在的這酒算是好喝!

2010年4月22日星期四

甜到漏的白蘭地

小弟現在要介紹的白蘭地飲品,是真真正正甜到漏的。傳說於十六世紀的某一日,一個法蘭西的釀酒商,不小心將鮮葡萄汁注入一個還剩有蒸餾酒的桶內,正所謂米已成炊,呻笨實都無用,酒商不捨得將那桶"雞尾酒"棄掉,便將它擱在一旁,任由它"發毛"。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酒商記起那桶"雞尾酒",便即管姑且一嚐,怎料風味奇佳,風聲傳開後不少釀酒商也經營那款"雞尾酒"的副業,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這款"雞尾酒"現已成為一款獲法蘭西產地來源管制法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 (AOC) 認可的酒品。

Pineau des Charentes,一般音譯為"夏朗德皮諾",簡稱 Pineau 皮諾甜酒。按 AOC 要求,現今有兩種Pineau:

Pineau Blance
白蘭地混入 Ugni Blanc, Folle Blanche 及 Colombard 等的葡萄汁。陳年最少十八個月,其中木桶陳年不少於八個月,酒精度為 ABV 16% - 22%之間,一般為 17%。

Pineau Rosé
雖然名之為 Rosé,但其實為深紅色。以白蘭地混入 Cabernet Franc, Cabernet Sauvignon 及 Merlot 等的葡萄汁。陳年最少十四個月,其中木桶陳年不小如八個月,酒精度為 ABV 16% - 22%之間,一般為 17%。

說回其產區 Charentes 夏朗德,正正就是 Cognac 干邑的所在地。之前提過 Pineau 為不少釀酒商的副業,現實上不少干邑生產商也會生產 Pineau,一方面可以"消耗"過剩的葡萄汁,另一方面由於其製作週期短,較易技術控制及產量大,有利如維持現金流,不少干邑生產商甚至葡萄酒莊也樂於參與這副業。

Pineau 在香港非常罕見,一般有機會見於常做鬼子佬生意的酒行,以下介紹的 Pineau,應該有機會於少數酒行買得到,價錢比一般 VSOP 級的干邑略為廉宜。

Chateau de Beaulon 5 year, Pineau Blanc des Charentes, Single Estate, 750 ml, ABV 18%

氣味: 花蜜,菠蘿,葡萄汁,香草
口味: 蜜糖,葡萄糖,微酸的葡萄汁,香草,橡木
餘蘊: 中等長度,葡萄,橡木
結論: 其厚重及橡木的味度令我聯想到蘇玳的甜白酒,但層次較單薄,頗甜,酸度較低,平衡度略遜。整體而言,氣味及味道頗為甜美,非常適合配食水果,果仁及香草為主要材料的甜點。酒開了後存於雪箱保存一段頗長日子,存一瓶在雪箱隨時配食甜點確實不錯。如果有機會遇到這款酒而價錢適中的話,可不要錯過。

2008年11月7日星期五

My stock update (30/7/2013)

Cheap 酒一堆 (100 Bottles)


Whisky (76 bottles):
As We Get It 8 years (Ian Macleod's, 700 ml, 58.8%)
Auchroisk 13 years, 1994/2007, C# 90271-90274 (Chieftain's, 700 ml, 43%)
Balvenie 14 years Golden Cask (700 ml, 47.5%)
Clynelish 1997/2011, Cask No. 4658 (BBR, 700 ml, 56.3%)
Glengoyne 21 years (700 ml, 43%)
The Glenlivet 38 years, 1973/2012, Cask No. 10822 (BBR, 700 ml, 47.6%) X 3
Glenmorangie 18 years (700 ml, 43%)
Linlithgow 26 years, 1982/2008, Cask No. 1622 (Specialty Drinks, 700 ml, 63.7%)
Macallan 12 years Sherry Oak (700 ml, 40%)
Tomatin 1991/2013, C# 31742, B#90/667 (For T.S.M.C., 700 ml, 51%)
Ardbeg Corryvreckan (700 ml, 57.1%)
Ardbeg Uigeadail (700 ml, 54.2%)
Arran The Rowan Tree, 1997/2010 (700 ml, 46%)
Bunnahabhain 1979/2011, Cask No. 1795 (BBR, 700 ml, 54.7%) X 2
Caol Ila 18 years (200 ml, 43%)
Caol Ila 12 years (200 ml, 43%)
Caol Ila 21 years, 1991/2012 (Cadenhead's,700 ml, 51.9%)
Caol Ila Cl3 (Specialty Drinks Ltd., 500 ml, 50.1%)
Dun Bheagan Island 8 years (700 ml, 43%)
Highland Park 18 years (700 ml, 43%)
The Ileach Peaty Islay Single Malt Cask Strength (700 ml, 58%)
Lagavulin 16 years (200 ml, 43%)
Lagavulin 12 years (Bottled in 2006, 200 ml, 57.1%)
Lagavulin Lg3 (Specialty Drinks Ltd., 500 ml, 55.9%)
Laphroaig 10 years (1 ltr, 40%)
Laphroaig Quarter Cask (1 ltr, 48%)
Port Ellen 27 years, 1978/2006, 6 th Release (200 ml, 54.3%)
Smokehead 18 years (700 ml, 46%)
Talisker 57° North (1 ltr., 57%)
Cardhu 12 years Pure Malt (750 ml, 43%, old bottling)
Findlater's Mar Lodge 8 years (26 2/3 fl ozs, 75 UK proof, old bottling) X 4
JW Green Label 15 years (700 ml, 43%)
JW Green Label 15 years (200 ml, 43%) X 2
Girvan 1964/2011 (Scott's Selection, Single Grain, 700 ml, 48.8%)
Ballantine's 21 years (700 ml, 43%)
Ballantine's 17 years (No volume & ABV statement, ~700 ml, old bottling)
Ballantine's Finest (No volume & ABV statement, ~180 ml, old bottling) X 4
Bell's Royal Reserve 20 years (700 ml, 43%, old bottling)
Black & White (No volume & ABV statement, ~700 ml, old bottling)
Buchanan's de Luxe Fine Blended (No volume & ABV statement, ~700 ml, old bottling)
Chivas 12 years (1 ltr, 40%)
Chivas 12 years (375 ml, 40%)
Chivas 15 years (750 ml, 43%)
Dimple 15 years (750 ml, 43%)
J & B (6 2/3 ozs, 75 UK proof, old bottling) X 2
JW Platinum 18 years (1 ltr., 40%)
JW XR 21 years (700 ml, 40%)
Mackinlay's Old Scotch Whisky (No volume & ABV statement, ~180 ml, old bottling)
Royal Salute 21 years The Ruby Flagon (700 ml, 40%)
St. James's 12 years (26 1/3 Fl Oz, no ABV statement, old bottling)
White Horse (200 ml, 40%)
White Horse (No volume & ABV statement, ~200 ml, old bottling)
Hibiki 響 17 years (Japanese Blended, 700 ml, 43%)
Hibiki (Japanese blended whisky, 700 ml, ABV 43%, old bottling)
Royal Golden Ship 皇家金船 Whisky (Taiwanese Blended, 150 ml, 40%)
Suntory 黑角 Whisky 43° (Japanese Blended, 180 ml, 43%)
Suntory 角瓶 Whisky (Japanese Blended, 180 ml, 40%)
Taketsuru 竹鶴 21 years Pure Malt (Japanese Blended Malt, 700 ml, 43%)
Karuizawa 輕井沢 藝妓 1984/2012, C# 3188 (Japanese Single Malt, p9, 700 ml, 58%)
Yoichi 余市 20 years (Japanese Single Malt, 700 ml, 52%) X 4
Blanton's Singel Barrel Silver Edition (Bourbon, 750 ml, 49%)
Jack Daniel's Monogram (Tennessee, 750 ml, 47%)


Brandy (23 bottles):
Augier Frères Louis D'OC Fine Cognac (No volume & ABV statement, ~ 375 ml, old bottling)
Bisquit XO Cognac (700 ml, 40%)
Camus XO Borderies Cognac (700 ml, 40%)
Camus XO Cognac (700 ml, 40%, old bottling) X 2
Courvoisier FCN Exclusif Cognac (350 ml, 40%)
Hardy Napoleon Cognac (750 ml, 40%)
Hennessy XO Cognac (1 ltr, ABV 40%)
Hennessy XO Cognac (350 ml, 40%)
Hennessy Fine Champagne Cognac (700 ml, 40%, old bottling)
Hine Rare & Delicate Cognac (700 ml, 40%)
Hine Antique XO Fine Champagne Cognac (700 ml, 40%)
John Exshaw VSOP Cognac (700 ml, 40%, old bottling)
Moullon Grande Champagne Cognac (No volume & ABV statement, ~700 ml, old bottling)
Otard XO Cognac (700 ml, 40%, old bottling)
Otard XO Cognac (333 ml, 40%)
Otard Jade Cognac (333 ml, 40%)
Otard VSOP Cognac (333 ml, 40%)
Baron Gaston Legrand Bas Armagnac 1982 (200 ml, 40%)
Chabot 20 years Armagnac (700 ml, 40%)
Chateau de Gaube 47 years Bas Armagnac, 1964/2011 (Francis Darroze, 200 ml, 42.3%)
Domaine de Papolle Bas Armagnac, 1968/2013 (700 ml, 40%)
Beehive French Brandy (160 ml, 40%)


Other Spirit (1 bottle):
GET 27 Mint Liqueur (1 ltr,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