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5日星期一

破壞歷史文物

破壞歷史文物,果真是罪大惡極。小弟對此卻樂此不疲,今次的受害文物如下:-

McGuinness Old Canada 8 years, Canadian Whiskey, 750 ml, ABV 43%

這是一瓶古董級的加拿大威士忌,由 McGuiness Distillers Ltd. 生產。McGuiness Distillers Ltd. 於 1965 年由 Larry McGuiness 創辦,約於 1990 年結業。同門威士忌有 Captain's Table 及 Silk Tassel 8 years。Larry McGuiness 名下還有於 1957 年開業及於 1986 年結業的 Acadian Distillery。

加拿大貴為威士忌世界五大產地之一,其成名並非其優越的酒質,而是於美帝禁酒時期。在 1919 至 1933 年期間,美帝境內不准飲用,銷售,生產及輸入非工業或醫療用途的酒類,但美帝國民酒鬼眾多,國境那麼大,怎禁得了那麼多。加拿大與美國接壤,國界又那麼長,釀酒業怎麼會不蓬勃。

加拿大威士忌的口味有點像輕柔版的美帝波本,卻又伴帶有來自裸麥 rye 的甜中帶甘的味道。不少人視加拿大威士忌等同於裸麥威士忌。現實上加拿大的有關法例並沒有規定聲稱為裸麥威士忌內含多少比例的裸麥成份,只要有就是了。相反美國的 Straight Rye Whiskey 卻要含有不小於 51% 的裸麥成份。

說回這瓶"老加拿大",基本上她不是名門之後,喝這酒,好奇及擴闊品飲經驗是為主要的動力。

氣味: 清淡,穀物,微甜,香草
口味: 頗甜,玉米威士忌及焦糖的甜,頗為"波本"但卻輕柔很多,烘焙麵包的焦香甘苦,香草
餘蘊: 稍短,延續焦糖,甘苦及香草
結論: 雖則口味簡單,但入口清爽,甘甜,輕柔易飲,"理論上"作為入門威士忌確實不錯。但為甚麼說是"理論上"呢?答案很簡單 - 因為基本上不容易買得到,又怎可能作為入門威士忌呢?





新潮印度齋

一般印度菜館的裝潢都是以印度傳統風情為主,使用的餐具大多是銅器等的金屬印式古典設計。

金葉印度素食 Samrat (North & South) Pure Indian Vegetarian Cuisine & Bar
尖沙咀麼地道36-38號麗東大廈3樓

一間新開的印度齋鋪,打正 Pure Vegetarian 的旗號卻又是賣酒的 Bar,有點奇怪。

麗東大廈去過萬九幾次,不過來來去去都係幫趁鹿鳴春和地庫的 Surya 正宗印度餐廳 。小弟完全不為意麗東大廈內的四部升降機是有分不同座數,結果小弟試了第三部升降機才能成功抵達....(一號升降機呀~)

店內裝潢與一般西餐廳無異,唯一察覺到的印度風情就是清一色的印(巴?)員工。

菜牌的選擇為大路的印度素食。午餐菜牌有四項選舉,分別為 $29 的兩款碟頭飯(沒有細看)及 $42 的南北套餐(另加一服務費),隨意要了南印套餐。

等了約十分鐘,南印套餐上場,賣相不錯,用上"型格"的白瓷餐具,一 cone papadam, 數片小黃瓜及蕃茄,四項菜餚包括馬莎拉 ladies finger,炆腰豆,伴飯的酸乳酪及甜品杏仁奶糊,主食為印度白米飯 basmati 及一件一開四的 roti。

菜餚味道不錯,唯是比較淡口,有點"創新",沒有 dal 及南印素食的主食 chapati。菜牌內亦只有各式的 naan 及 roti,是沒有 chapati 這平民主食的蹤影的。甜品杏仁奶糊按"傳統"的印度甜食來說既不夠甜亦不夠"酥"。餐茶要了馬莎拉茶,很西餐的以不鏽鋼茶壺上,同樣的是香料味比較淡口。此等"創新"及"型格"比較平宜近人,應該有助吸引"新進食客",但對鄉里來說可能會覺得不夠鄉土味。

另一項的"生意"酒吧,沒有取閱酒牌,觀其酒架上,陳列的是一般的利口酒等的調酒,白蘭地亦只見 Hennessy VSOP Cognac,威士忌則只見 JW Red,JW Black 及 Jack Daniel's,"桶裝"啤酒有健力士及好像是嘉士泊。作為酒吧"生意"來說,"牌面"頗弱。

小弟在坐的整段午膳時間,除了小弟外亦只有一對"新潮"印(巴?)男女,他們兩人自己和店員都是用英語對話的....

結論: 價位恰當(午市),地方企理舒適,味道較淡口,易令"新進"食客接受,有意一嘗印度素食者,此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Single 與"純"之間

Single 的她追求者眾,令她應接不暇。有一天,她不再 Single 了,以"純"的形象示人。不知是出於妒嫉還是害怕她的"純",純純的她不斷遭到他人的抨擊,不出兩年她便要脫去了"純"的外衣,回復 Single,一直至今....

Cardhu 12 years Pure Malt

Cardhu,原名 Cardow, 建廠於 1824 年,於 1893 年被 Johnnie Walker & Sons Ltd. 收購,最後於 1986 年納入 UDV (United Distillers & Vintners)旗下,UDV 現正名為 Diageo。Cardhu 一向是 Johnnie Walker 威士忌的主要麥芽原酒,在 1960 年代擴產後 Cardhu 重新瓶裝 Single Malt 單一麥芽威士忌發售。隨著 JW 的銷量増長,對 Cardhu 原酒的需求亦相應增加,再加上其 Single Malt 甚受歐洲飲家的歡迎,令其 Single Malt 瓶裝供不應求。 Cardhu 雖然有存酒,但卻是陳年不足的新酒,未能滿足歐洲飲家對其 Single Malt 瓶裝的需求。在不想錯過商機的前提下,Cardhu 加入其他蒸餾廠的麥芽原酒裝瓶,於 2003 年以 Cardhu 12 years Pure Malt 的標籤發售。新產品推出後,隨即受到同業,SWA (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以及飲家的抨擊,原因是 Single Malt 單一麥芽威士忌與及 Pure Malt 純麥芽威士忌(實際上是調合麥芽威士忌)皆以相同的蒸餾廠名字發售,令人混淆及消費者可能被誤導等。

我們先行花點時間理解各類威士忌的分野:
Single Malt 單一麥芽威士忌: 以單一蒸餾廠的麥芽威士忌裝瓶
Pure/Vatted/Blended Malt 調合/純麥芽威士忌: 由多於一間蒸餾廠的麥芽威士忌調合裝瓶
Single Grain 單一穀物威士忌: 以單一蒸餾廠的穀物威士忌裝瓶
Pure/Vatted/Blended Grain 調合/純穀物威士忌: 由多於一間蒸餾廠的穀物威士忌調合裝瓶
Blended Whisky 調合威士忌: 由麥芽威士忌及穀物威士忌調合裝瓶

Single Malt 由於沒有其他風味的麥芽威士忌及柔順的穀物威士忌平衡,口味來得比較強烈及有"性格",大眾未必容易接受。蒸餾廠進行 Single Malt 裝瓶的原酒,一般會較為"精選",是故喝 Single Malt 一般會被視作"品味"及"進階飲家",當然酒價亦是較調合的瓶裝為高 - 這就是同業不滿的主要原因! Cardhu 的調合麥芽威士忌有可能成本會低於單一麥芽威士忌,但她卻以出品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酒廠同名發售,這有機會對其他同業做成不公平的競爭。 另一方面,SWA 及"進階飲家"亦不滿她"玷污"了 Single Malt 的"不凡"名聲。在多方面的責難下 Diago 只好於 2005 年停止發售 Cardhu Pure Malt, 回復 Cardhu Single Malt 的瓶裝,於此風波亦告平息。

後來 SWA 建議 將Pure/Vatted/Blended Malt/Grain Whisky 調合/純麥芽威士忌/穀物威士忌的多種標示名稱統一為 Blended Malt / Grain Whisky 調合麥芽威士忌/穀物威士忌:-
Blended Malt 調合麥芽威士忌: 由多於一間蒸餾廠的麥芽威士忌調合裝瓶
Blended Grain 調合穀物威士忌: 由多於一間蒸餾廠的穀物威士忌調合裝瓶

當然,這只是一個建議而已,是沒有像 Whisky Act 威士忌法案一樣的法律效力的。業界跟隨與否,悉隨尊便。

我手上的這瓶酒並非那款是非的酒,這是由 Johnnie Walker and Sons Ltd. 裝瓶,瓶頸招紙的 Striding Man 的形象還是舊版本的,經過考証,這瓶酒應該是 1980 年代中後期的出品,主要輸往美帝發售。雖則是 Pure Malt,很大程度令人相信(非常官腔 XDD)這酒並沒有混入其他酒廠的麥芽威士忌,簡單的說,和單一麥芽威士忌無異。當年人們對 Single Malt 及 Pure Malt 等的名稱未有近年來的嚴格,另外當年所謂的調合麥芽威士忌亦未風行。

我手上的這瓶酒在外國已經被視為 "Rare" 及 "Collector's Item",有價亦有市。在威士忌沙漠的骯港她卻是"籮底橙",待在貨架上多年已變得"人老珠黃"(應該是"盒老標黃")也無人問津,直到遇上了我....

按照我的格言: 酒是要來喝,不是用來陳列的。管她是否老古董,開瓶!

氣味: 木頭但很快散退,淡蜜糖,香料
口味: 木桶,焦糖,蜜糖,香草,皮革
餘蘊: 中長,繼續木頭,微苦但不過火
結論: 這瓶酒實在太舊了, 瓶塞已完全霉爛, 一開瓶, 瓶塞即告碎掉, 花了不少功夫才能將酒中的木碎清除掉。 酒中的木頭味非戰之罪, 其酒底委實不錯的,可惜不能清楚的喝出她的真實風格.